北京众智众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 13718107382(微信同号)
邮箱:2214188353@qq.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绿地金融城9号院5号楼904
这几年我们逐渐开始广泛使用的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等,看似是金融信用体系的一大创新,其实已是一家公司 60 年前的构思。
而这家公司靠这一套信用标准,创造了 150 亿美元市值,并在过去 36 年里上涨了 500 倍。

因此,我们将看到这家美股的隐形巨头,一个把持着全球信用体系的公司,Fair Issac(FICO.N)。
一、70 年前的构思
Fair issac 创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创始人一开始就被金融行业借贷的低效所困扰,人们对于信用没有一套良好的评判标准,行为良好的有色人种因歧视无法低门槛获取抵押贷款,而很多冠冕堂皇的生意人,背地里生意摇摇欲坠,却又能轻易地获得信贷机构的信任。
信用的判断需要标准,而不是看外表,看资产量来办事。制造一个普适的,所有人可比的评价体系尤其重要,也因此,FICO 应运而生。
在 1950 年代,拥有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位的数学家 William R. Fair 开始研究用于构建预测行为模型的数学技术。Fair 被信贷决策过程中涉及的相对未被认可的复杂性所吸引,发现通常用于确定信贷的变量可以产生数万亿种可能的组合。
Fair 确定通过使用统计技术(例如多变量分析来生成评分算法),可以大大降低这种复杂性。此外,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是晶体管的引入,使计算能够自动化并快速处理。因此电气工程师 Earl Isaac 加入。
1958 年,Fair, Isaac 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个评分系统,称为信用申请评分算法,证明他们的系统可以准确预测信用持有人的付款行为,包括他们是否会按时付款、延迟付款或根本不付款。两年后,Fair, Isaac 推出了公司 INFORM 产品的第一个版本,这是一个基于客户过去借贷行为的数据库构建评分算法的过程。那一年,两人将公司合并为 Fair, Isaac and Company。
彼时由于计算机的渗透缓慢,该评分系统的渗透也缓慢,然而,当美国国税局 ( IRS ) 与该公司签订合同以开发一种评分算法,使 IRS 能够更准确地定位逃税者时,Fair Isaac 开始了快速渗透。
该系统于 1972 年投入使用,很快产生了效果:审计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一,美国国税局公布的发现的欠缴账单数量大幅下降。
在随后的多年里,FICO 继续拓展自己的用途,不单只是在发放信贷时提供评判,也进入到信用卡领域帮助机构们来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随后又进入保险行业,帮助进行相关风险控制流程的优化。
时至今日,FICO 已经成为整个美国信贷行业的重要评判标准,覆盖美国 90% 以上的消费信贷决策。

而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与标准普尔等公司一样,都是世界金融界金字塔尖的那一批公司,它们生产的产品,就是标准。
多年前的算法,第一个被官方机构认可,并不断延续至今,每个消费者和相关机构对 FICO 分的信赖,是公司整个业务的护城河。
当然现在可以看到的 FICO 分也有很多种了,不同的行业需要参考的 FICO 分不太相同,但大致的打分原则也都大同小异,遵循下图 5 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判。

而公司目前的收入结构中,除了分数业务,公司也开展了软件业务,包括应用程序和 SAAS,主要都是提供决策管理的业务,此业务同样基于将公司的内部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是公司打分系统算法的延伸,而基于强大的数据分析方法,公司在这个领域也同样复现了成功,是美国决策管理和反欺诈业务的龙头服务商之一。

可以看到,同样的收入,软件业务的经营利润只有评分业务的五分之一。


与国内的阿里和腾讯包办最常见的信用分体系不同,FICO 公司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其实非常单一,基本上就是一家数据处理公司。
我们看到公司的上游,也就是三大征信机构,它们从各大信贷机构里面收集相关的个人行为数据,然后交由给 FICO 进行梳理。

它们固然手里的数据很多,都基于自己的消费者行为数据推出过自己的信用分系统,但有一说一,这三个机构间处于竞争关系,导致了很难推出一个公允的信用分(类似于腾讯和阿里的消费者账单数据不互通),另一方面,FICO 的算法在核心的准确性上始终要做得更好,使用 FICO 减少的损失贷款比率始终优于其他后来者推出的打分体系。
因此也使得 FICO 长期能在三大机构垄断上游的情况下存活下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微妙,FICO 从三大征信机构里采购消费者行为数据,然后在自己的算法体系里算出分数后,也能卖回给三大征信机构,三大征信机构占 FICO 收入的比例为 10%。
而三大征信机构也有各自的信用分供参考。但是,银行和消费者暂时还是只认 FICO 分为标准。所以,FICO 与三大机构互为消费者、供应商和竞争者。
这也说明,即使面临垄断的上游,只要有核心的算法,即使是一家业务单一的公司,就能够活下来不被取代。但前提是,必须是行业的先行者,若 FICO 不是第一个取得官方合作认证,最先渗透的打分系统,恐怕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心理垄断地位了。
三、过分的上涨
既然公司的护城河如此之深,其心理垄断程度已经渗透进美国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那 2022 年的上涨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但细心对比公司的业绩,则发现,2022 年 FICO 实际业绩上增幅并不算高,收入微增 5%,从 13.1 亿到 13.7 亿,而净利润从 3.9 亿到 3.7 亿,倒退 5%,但股价倒是涨了 35%。

而我们看到公司 2022 年的报表,则发现公司的上涨的推力竟是自己的回购。
2022 年公司利润为 3.7 亿,而公司进行了 11 亿的回购,而回购的 11 亿中除了来自自由现金流,而足足有 8 亿来自于借贷,2022 年公司长期借款从 10 亿飙升至 18 亿。

此举动显然是形成了股价的有力支撑,但问题只是,公司如此借贷回购,导致了资产负债率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净资产,公司的市净率也算是奇葩,竟然达到 -19,净资产为 -8 亿,按照目前的利润,就算是回到正的净资产,也至少需要 2 年。

所以说,尽管 FICO 当下护城河极深,但从资产角度看,已经过分透支未来处于泡沫的位置,其 PE 也是在历史高位。2022 年的上涨不可持续,公司不可能每年都借 2 倍的利润来回购,也因此,公司现在已经显然不是一个很值得持有的标的了。
四、结语
FICO 也是美国股市里如茅台一样的公司,拥有无可替代的属性,而且看到很远也很难被替代。
这说明即使是一套算法这样简单的产品,做的足够早,足够好,就能造就长远的护城河,造就巨大的涨幅和市值,技术驱动和先发红利是最重要的因素。
巴菲特说过以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因为优秀的公司很多隐形资产并不在报表上体现,如价值几千亿的品牌等。因此在合理的价格买入就可以了,合理就是便宜,后面这些资产将不知不觉间释放价值,如可口可乐和苹果的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粘性。
而 FICO 则是另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公司知道自己拥有的隐形资产,因此选择了提前借款兑现在了股价涨幅上,造成了令人担忧的市净率。包括苹果也很像,现在也已经 40 多倍 PB,随时可以转负了。
因此,当优秀的公司已经透支自己账面看不到的隐形资产时,到底什么才是合理的估值,这是给现代投资者们的一个全新的问题。
-
安阳市应急管理局升级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服务...
寓服务于执法 做好三主动 市应急管理局升级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服务 记者 李慧 近日,我市某钢铁公司一般行政处罚公示期临近,市应急管理局采取线上方式向企业下达行政提示函,通...更多
2022-10-24
-
2022年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对你我生活产生了这些影响...
企业贷款可免担保;信用承诺代替大堆材料;看病就诊可回家再付费;常乘客可在试点地铁站免安检;连破产企业都能实现信用重整2022年,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信用...更多
2023-01-13
-
多个纳税信用案例入围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例...
近日,2022年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及优秀短视频征集评选结果揭晓,全省税务系统申报的4个案例和4个短视频获奖,数量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条线中名列...更多
2023-01-23
-
嘉元科技上榜 2022年度中国企业信用500强...
日前,2023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十四届诚信公益盛典在北京举行,现场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企业信用500强等名单。其中,梅州企业——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元科技”...更多
2023-01-16